教科研项目:
1. 2014-201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才领航项目“吴哥文化当代承继研究”(GWTP-LH-2014-07),主持人。
2. 2019-2020,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色创新项“20-21世纪泰国文学发展研究”(19TS19),主持人。
3. 2020-2025,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泰国小说发展史研究与编写”(20BWW025),主持人。
译作:
1. 马来·初皮尼著/吴圣杨译,天长地久,《世界文学》2015年第2期。
2. 萝·詹荅萍帕著/吴圣杨译,花幔,《西部》2023年第1期。
3. 普拉布达·云著/吴圣杨译,或然,《译林》2023年第5期。
学术论文:
1. 吴圣杨,雅各布的文学创作“走心论”初探——兼论对泰国文学发展的影响及研究启发,《东方文学研究集刊》第13辑,2025年。
2. 吴圣杨/麦晓晴:“灾后”的生活智慧——从《奇妙小镇》看早期华人移民在泰国的文化适应(Post-disaster Life Wisdom: Cultural Adaptation of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 in Thailand as Reflected in 'Wonderful Town'),Journal of Liberal Arts, Thammasat University(Thailand),2025(01)https://so03.tci-thaijo.org/index.php/liberalarts/article/view/283792
3. 吴圣杨:从《后会有期》到《向前看》:西巫拉帕的“为人生”小说创作发展研究(From Until We Meet Again to Look Forward: a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Art of Novel-writing in Siburapha's "for Life" Novel),Journal of Liberal Arts, Thammasat University(Thailand),2023(02)https://so03.tci-thaijo.org/index.php/liberalarts/article/view/256469
4. 姚思琦/吴圣杨: 印度古典诗学味论对泰国现当代文学评论的影响 ——以文乐·特帕雅苏婉的《论泰国文学之“味”》为例,《中外文化与文论》,2023(1):102-114。
5. 吴圣杨:重读《画中情思》:泰式悲剧的分析(On Thai Tragedy Asthetics of Behind the painting), Journal of Liberal Arts, Thammasat University(Thailand),2022(02)https://so03.tci-thaijo.org/index.php/liberalarts/article/view/246490
6. 吴圣杨:基于“粘稠传统”的与时俱进——泰文明的内涵及发展特点研究,《南洋问题研究》,2021年第2期
7. 吴圣杨/赵泽君:泰体西用:泰国小说的生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0年第二期
8. 唐静丽/吴圣杨:东南亚那珈信仰与影视文学创作——以泰剧《鹰与蛇》为例,《梧州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9. 钟淑贞/吴圣杨:《帕銮三界》的世界观,《法音》,2020年第10期
10. 吴圣杨/闭宏安:泰国文化发展报告(2018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1月
11. 吴圣杨/李冰冰:Ideology of Patriarch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age of Ghost in Thai Literature: A Case Study of Mae Nak Phra-khanongBURAPHA ARTS JOURNAL(Thailand)ISSN0859-8800,2018(02)
12. 吴圣杨,泰国法王思想探源———兼评《“翻搅乳海”:吴哥寺中的神与王》,《东南亚研究》,2018年第2期
13. WU Shengyang:On Thai absorbing and development of Angkor culture ---through Sculpture of Churning the Sea of Milk WU Shengyang, BURAPHA ARTS JOURNAL(Thailand)ISSN0859-8800,2017(02)
14. 吴圣杨:《天长地久》:基于佛教无常观的现实主义思想的创作,《外国文学》,2017年第6期
15. 覃雯丹/吴圣杨, A Chinese Interpretation of Four Reigns, Chinese Studies Journal (Thailand)ISSN1905-1972,Vol.9 No.1 March-September 2016.
16. 唐旭阳 /吴圣杨: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Funan founding legend, BURAPHA ARTS JOURNAL ISSN0859-8800 (Thailand),2016(02)
17. 吴圣杨/侯汇敏: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pread of Thai Kumanthong Belief, Ramkhamhaeng University Journal(Thailand), 2014(02)
18. 吴圣杨/李金耘:泰国悬疑小说家蓬萨甘作品的国际化与本土性——以“鬼布”系列《溯爱》、《咒布》、《旗袍》为例的分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9. 吴圣杨/赵燕兰:佛教与民间信仰的相遇——泰国《鬼妻》与中国《白蛇传》的比较分析,《东南亚研究》,2012年第1期
20. 吴圣杨/郑晨柳:从《四朝代》主人公子女的命运设计看作者的佛教业报观,《嘉应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21. 吴圣杨:普密蓬“足用经济”哲学与二宫尊德报德思想的比较与启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22. 吴圣杨:泰国庇护制礼教文化背景与《四朝代》主题剖析,《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3期
23. 吴圣杨:从贵女贱男到男尊女卑---婆罗门教对泰民族女权文化变迁的影响分析,《南洋问题研究》,2010年第1期。
24. 吴圣杨/马健瑜:从“可浓津”到“点心”——中国点心在泰国传播的历史考察,《东南亚研究》,2010年第5期。
25. 吴圣杨:从客家饮食文化看泰语汉借词kao33 lao24词义的发展,泰国农业大学《中国学研究期刊》ISSN 1905-1972,2010年总第3期
26. 吴圣杨:走近泰国四面佛,《世界宗教文化》,2009年第1期
27. “莫须”另释---从底层残留到汉越同源之说,泰国农业大学《中国学研究期刊》ISSN 1905-1972,2009年总第2期
28. 吴圣杨:萨迪纳制与暹罗华人的文化适应,《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第1期
29. 吴圣杨:泰国南传佛教的早期传播分析,《东南亚研究》,2008年第3期
30. 吴圣杨:东南亚那珈信仰的起源与嬗变--语言民族学视角的分析,《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3期
31. 吴圣杨:象谚语与泰人的女性崇拜-从中国南方的象耕古风说开去,《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5期
32. 吴圣杨:婆罗门教信仰与泰人的礼法文化,《太平洋学报》,2007年第8期
33. 吴圣杨:八百媳妇遗风余韵-语言民族学视角的泰国女权文化探幽,《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2期
34. 吴圣杨:地神信仰与泰国的国王崇拜-泰国国王崇拜的民俗学解读,《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1期
35. 吴圣杨:闽南方言与泰语中的汉语借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6. 吴圣杨:饭稻羹鱼与粿条肴糅-泰人接触羹食文化的历史分析,《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3期
37. 吴圣杨:泰语借词kæng借自闽南语“间”的假说,《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8. 吴圣杨:从审计长任免风波看泰国国王权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9. 吴圣杨:泰语เก่ง与汉语“劲”的比较研究,泰国农业大学《中国学研究》,2006年第1期
40. 吴圣杨:泰语与汉语复合元音之比较,泰国《朱拉隆功佛学院学报》,2000年6月
本科生课程:《基础泰语3-4》《泰国概况》
研究生课程:《泰国文学概论》《泰国近现代文学作品研究》《泰语文论导读》《东南亚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