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项目:
1. 2018年12月,2018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项目(重点国家(地区)研究项目):“缅甸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建构研究”(311-GK182022),2021年12月结项,主持;
2. 2021年1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通用语种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招标课题“缅汉双语平行语料构建及应用研究”(GKLMLP-2021-004),在研,主持;
3. 2021年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年度校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示范课堂):“缅甸报刊选读(1)第7、8课时”, 2022年12月结项,主持;
4. 2022年10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2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改革专项)立项建设项目:“东南亚语种口译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缅甸语口译》为例”,在研,主持;
5. 2023年8月,2023年度校级本科教材建设项目(重点项目):实用缅甸语口译教程,在研,主持;
参与全国科技名词委“十三五”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多项。
著作(含译著):
1.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编,张卫国、赵彩军、吴迪译,《中华传统美德壹佰句(汉缅对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
2. 虞劲松整理,张卫国译,《论语选译(汉缅对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
3. 张葆全选释,张卫国译,《礼记选译(汉缅对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3月。
编写教材:
1. 参编:钟智翔主编,《高级缅甸语视听说》,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22年7月。
学术论文(含译文):
1. 张卫国:《缅甸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载刘志强、胡乾文主编《东盟文化发展报告(201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211-229页。
2. 张卫国:《缅甸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蒲甘的世界遗产之路》,载刘志强主编《东盟文化发展报告(201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48-270页。
3. 张卫国:《2019年缅甸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报告》,载刘志强,谈笑主编《东盟文化发展报告(202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200-215页。
4. 张卫国:《缅甸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的建构》,载刘志强,谈笑主编《东盟文化发展报告(202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78-196页。
5. 张卫国:《2021年缅甸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报告》,载刘志强,谈笑主编《东盟文化发展报告(202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第218-235页。
6. 张卫国:《2022年缅甸文化发展报告》,载刘志强,谈笑主编《东盟文化发展报告(202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第136-151页。
7. 张卫国,《非通用语专业国别与区域研究类“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东方文化概论”为例》,载刘志强、袁长青、谈笑主编《东盟国家语种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报告》,暨南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
8. 温敏,张卫国.缅甸联邦共和国文化遗产区域保护法[J].南洋资料译丛,2021,No.222(02): 69-80.
9. 登盛,张卫国.缅甸文物保护法[J].南洋资料译丛,2022,No.225(01):57-62.
10.登盛,张卫国.缅甸古建筑保护法[J].南洋资料译丛,2022,No.225(01):63-68.
11.张卫国.缅甸打击人口贩运法[J].南洋资料译丛,2024,(03):33-45.
曾获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优秀教师、优秀本科生导师、优秀工会干部、优秀教学奖(三等奖)等。
本科生课程:《基础缅甸语》、《缅甸概况》、《缅甸语阅读》、《旅游缅甸语》、《缅甸语口译》、《缅甸报刊选读》、《东南亚文化概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