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8日下午东南亚学院(东南亚研究院)在白云山校区北二教132教室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东南亚学院(东南亚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江、院长刘志强、副院长谈笑、各语系主任、教师代表、老生代表以及全体2025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共同出席。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斌主持。
刘志强院长在致辞中回顾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当前时代东南亚学院学子所面临的机遇,并提出四点指导:热爱祖国、自立自强、注重积累、提高审美。他殷切期望新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书写精彩的大学生活。


(刘志强院长致辞)
随后,马来语系教师戚颖瑶以马来谚语“tak kenal, tak cinta”(因为了解,所以热爱)为核心,从专业学习、人际交往、社会实践和自我探索四个方面,鼓励新生以开放心态和持续行动去认识、理解并真正热爱所学专业、所在环境及自身潜能,强调热爱源于持续的积累与真诚的体验,寄语新生在了解与实践中扎根专业、坚定成长。

(戚颖瑶老师发言)
本科生老生代表、2022级印尼语专业盛喆同学以三句古语勉励新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强调语言学习需从基础积累、不怕挫折;“操千曲而后晓声”鼓励广泛实践、开拓视野,将语言转化为理解世界的钥匙;“苦尽甘来终有时”寄语大家在跨文化能力和开放心态中定位人生,勇敢奔赴山海,不负热爱、踏实成长。

(2022级印尼语本科生盛喆发言)
本科生新生代表、越南语法学双学位项目黄琳喜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三点期待:永葆好奇,潜心向学;无畏试错,力行致远;心怀家国,肩扛使命,呼吁同学们共同成长、不负韶华。

(2025级越南语法学双学士学位本科新生黄琳喜发言)
研究生老生代表刘艺晗分享了对研究生阶段自主探索与坚持初心的体会,强调保持学术热忱、身心健康及笑对挫折的重要性。她指出外语是文明之钥,呼吁打破学科壁垒、拓宽视野,承担起跨文化交流与建设的使命,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年力量。

(2025级亚非语言文学博士刘艺晗发言)
研究生新生代表何欣琳以“明德尚行,学贯中西”校训为引,结合自身越南留学经历,强调语言是文化与情感的桥梁,号召大家做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她提出以“自信”和“坚持”面对研究生阶段的挑战,呼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以踏实努力书写新一代的篇章。

(2025级亚非语言文学硕士新生何欣琳发言)
典礼上还举行了庄严的佩戴校徽仪式,学院党委书记李江为四位新生代表佩戴赠送校徽并合影。

仪式最后,全体起立齐声奏唱校歌《凤鸣岭南》,开学典礼在激昂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文字:李若溪
图片:於如馨
初审:陈泠璇
复审:王斌
终审:李江